江苏省生态文明网
首页 > 治污攻坚 > 两减
发布时间:2019-01-2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信息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在刚结束的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吴政隆省长在《江苏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也对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8年工作回顾

 

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

 

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大力推进沿江化工污染整治、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检查和达标建设等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省PM2.5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10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III类比例68.3%、劣V类比例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指标均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长江、淮河等重点流域及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太湖治理连续11年实现“两个确保”。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项目129个,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和厕所革命,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林木覆盖率达23.2%。

 

2019年主要任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内在要求,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打硬仗的决心、钉钉子的韧劲,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全面加强主要污染源管控,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基本完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锅炉整治等重点任务,大力推动水泥、焦化等其它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施工工地管理,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等专项整治,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4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上升至70%。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断面长制,切实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加大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实现更高水平“两个确保”。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黑臭水体整治,确保主要入江支流、入海河流消除劣V类,国考断面水质优III类比例提高到70%。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加快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扩大典型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试点,深入开展涉重企业排查整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切实打好治理体系能力建设提升战

 

积极推进与生态环境部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城乡垃圾、污水、固废、危废等处置能力建设。

 

大力实施园区环境治理工程,着力提升污染物收集、污染物处置、能源清洁化利用、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

 

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激发各类主体治污减排的内生动力。

 

积极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强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突出抓好城镇污水垃圾、化工污染、船舶码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两岸造林绿化和湿地生态修复,切实把母亲河的一江清水保护好。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江苏省生态文明网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西街241号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