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无锡日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连续4年的开年第一个全局性会议都是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政协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履职建言,本届政协以来,已先后两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3月6日下午,市政协第25次主席会议就围绕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专题协商。
守正增强广大百姓优良环境获得感的“初心”
“2018年,我市空气环境质量成为全省唯一‘双达标’城市,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42.67%,优良天数比2013年上升13.8个百分点,稳步实现了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蓝天一年比一年多。我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优秀城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年度考核综合评分全省第一,省生态环境厅专门向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在市政协主席会议上,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通报说。
“这些年锡城上空的‘水晶蓝’明显增多。我们确实都感受到了空气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会上,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负责人话锋一转,“但环境治理要注重细节,要注重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原来,就在3月6日上午,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在梅园进行调研,但空气中却始终弥漫着烧烤的味道,让人咳嗽难耐。“建议进一步夯实环境治理的群众性基础,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另一方面要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对举报问题,逐一执法检查,逐一进行反馈,取信于民,实实在在增强群众的优良环境获得感。”该负责人建议。
“人民群众对优良环境的热切期盼,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负责人的建言得到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的积极共鸣。2019年,我市将对400余家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加装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对50余家用煤量较大的企业开展堆场扬尘专项整治,强力推进“绿色施工”。同时,对15家油库和30余家5000吨以上的加油站加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对200家餐饮企业开展油烟治理。
织密扎紧源头防控环境污染的“笼子”
产业偏重,是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病因”。一组数据表明,2018年,我市共压减钢铁产能290万吨、水泥产能30万吨,淘汰印染产能1000万米,削减产能在全省最多;关停取缔8000多家“散乱污”企业(作坊),关停498家化工企业,累计关停“三高两低”企业2819家,搬迁入园企业3245家。
“要持之以恒推进产业结构调高调优调轻”,市政协人资环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人建议,要加大对企业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加大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强硬“政府之手”“法律之手”的倒逼机制,引导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环保问题。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当场回应:2019年,我市将再关停23家化工企业,对300余家铸造行业企业开展深度治理,完成120台工业炉窑整治,淘汰关停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到2020年,基本完成太湖一级保护区化工企业关停或转迁任务。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但目前,我市大气环境治理的“拐点”还尚未到来,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还严峻,工作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污染反弹。市政协主席会议建议,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污染防治的定力,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咬定治污目标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精准施策,统筹兼顾,既要完成好“数字”指标,更要满足广大群众的“感官”指标。要加强对企业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一企一策,引导企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宜业新无锡,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