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环保部门担负着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建设法治环保的目标,紧密结合湖南省临湘市的工作实际,笔者就如何推进基层环保法治建设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依法履职,提升环保工作水平
认真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赋予的工作职责,是环保部门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因此从工作理念、思维方式、能力作为等方面,环保工作者都要切实把法治原则贯穿到其中,坚持依法办事、依法办案、依法行政。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履行好环保职责,必须以正确的法治理念为指导,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要恪守法治原则,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把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贯穿于各项环境执法活动中。
切实强化法治思维。在日益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下,做好环保工作特别是处理敏感环境问题,必须更加注重法治思维的应用。在维护公众环境安全方面,首先要旗帜鲜明、积极作为,同时要做到依法办事。在处理环境问题和污染纠纷时,要引导群众在法治轨道上表达诉求,避免越轨的过急行为。
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当前可能遇到的环境矛盾、环境风险前所未有,需要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着力提高法治能力。环保部门是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力量,环保队伍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等方面都要过硬。可以通过规范各项环境执法活动,强化养成教育和内部管理,提高环保工作水平。以环保技能大练兵、大比武为抓手,建立战训合一的教育培训体系,提升队伍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以民为本,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全面推进环保法治建设,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明确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把增进对群众的感情作为思想基础。围绕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环保与我有多远,我为环保做贡献”大讨论,扎实推进“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学习活动,引导广大环保工作者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之情。
把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作为第一要务。以深入推进环保综合治理为主线,集中开展环境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依法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偷排、直排、漏排等违法行为。全面加强对化工、农药、造纸、选矿等重污染行业的监管,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做到提前预警、提前介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把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前置手段。正确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调沟通机制;畅通群众环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完善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对群体性、重复性等维稳突出问题,切实开展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把风险点摸清搞准,把工作预案做细做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把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追求。健全完善民意引领环保工作机制,坚持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对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涉危、涉重企业加强环境监管,做好项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污染减排、排污许可等方面的环境管理工作。通过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清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简化办事流程和手续,充分运用互联网、微博、微信、政务服务中心等载体,不断推出便民服务举措,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廉洁奉公,提升规范执法水平
环保部门是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维护环境公共权益的正义之师,廉洁履职是环保工作的底线。我们要把严格公正执法与反腐倡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环境保护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保护执法队伍。
以廉政建设守牢法治底线。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监管责任这个“牛鼻子”,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环保部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环保工作者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而且要按照党纪党规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行为。
笔者认为,应特别强调心有所畏、行有所戒,慎独慎微。一要敬畏法度。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做到一言一行都受纪律和规矩的约束,才能获得自由,享受工作,享受快乐。二要敬畏初始。人生善始,第一次把住就是关口,把不住就是缺口。如果第一道防线被攻破了,就会兵败如山倒,最终滑向堕落的深渊。三要敬畏口碑。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口碑是民意,口碑也是认同。
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围绕提高执法公信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环境执法人员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不得让环境执法人员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公正执法的事情,任何执法人员都不得执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环境执法活动的要求,决不允许办关系案、金钱案、人情案。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霸道作风,坚决反对和惩治粗暴执法、野蛮执法等行为。
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完善环保部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机制,依托环保信息平台、整合纪检监督资源,构建“大监督”格局。
对执法办案、排污费征收、选人用人、项目审批、环境评价、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权力集中的科室和岗位实行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
实行项目审批、案件承办终身负责制,既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又注重将追责与专题教育、制度建设、整改落实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努力做好追责的“后半篇文章”。通过分析原因、查找漏洞、举一反三,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源头治腐。
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纪问题。把严明纪律落实到环保工作和队伍建设各方面,对违反党纪党规、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严肃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同时,坚持有案必查、重点治乱,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环保队伍中的腐败问题,决不允许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立起修身为官、执法为民的标杆,以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