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态文明网
首页 > 教育基地
发布时间:2021-12-0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根据江苏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以下简称“省研促会”)《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工作安排,近日,省研促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兴奎,南京市江宁区生态文明促进会理事长于萍、副理事长刘建平、秘书长江开兰,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崔云霞等一行对“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东山街道佘村社区、南京悦盈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铜山中心小学和江苏省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5家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教育基地)开展了考核调研工作。总体看,各教育基地的领导高度重视,都能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小规模、分层次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绿色文化,积极履行教育基地的职责,发挥了教育基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职责分工明确。各教育基地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基地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打造自身特色品牌。明确工作管理职责和人员分工,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定方向,员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河海大学商学院领导亲自管、主动抓,扎实推进落实“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铜山中心小学领导主动作为,高度重视校园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引领学生成长,成功创建成国际生态学校、江苏省文明学校。

 

二是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完善。各教育基地都建立了健全的规章和管理机制,配备了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基础设施。铜山中心小学对学校环境精心布局,校园里遍布着科技基地和场馆、地动仪、地质模型、生物模型,“节水、爱护环境”等标语也是随处可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为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专门成立了研究室和数据中心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东山街道佘村社区和江苏省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打造了一支具备生态文明素养、负责教育、宣传、培训、解说等工作人员队伍来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工作,发展生态旅游,带动产业发展。

 

三是活动经常,形式丰富多彩。铜山中心小学立足于学校地域优势,依托乡村环境资源,将生态文明理念细化成各个实践项目内容,让孩子加深对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垃圾分类的了解,同时通过开展科创评比、生态农耕、手工制作等活动,激发孩子的环保意识;江苏省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环境日等重要的节日节点,联合当地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品牌科普活动,制作了用于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江苏展厅的“地球之肾·生命契约”专题宣传片,通过微博、微信、线上直播等新媒体网络渠道和宣传手册、画报、标语、图片、宣传橱窗等传统方式向公众宣传推广、引领展示,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东山街道佘村社区和南京悦盈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热情接待往来游客,提供采风、休养等项目,让更多游客感受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四是贴近实际,特点特色鲜明。各教育基地充分利用自身的理论研究成果、人文地理等优势,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态文明品牌。“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以“水”为出发点,围绕“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等方面开展水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建设;南京悦盈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汤城椿溪典客度假酒店坐落在青龙山下,紧靠江宁七坊村,运用独特的自然风景优势打造了以独立木屋为特色的“生态酒店”;江苏省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东山街道佘村社区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以生态旅游为手段,生态教育为目的,寓教于乐,让人们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深化了对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此次考核调研中,收获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看到了在一些方面仍有完善和提升的空间,对进一步开展工作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首先,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传承的重大意义,坚守生态文明宣传阵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将生态文明理念、环境文化思想贯穿工作始终。

 

第二,要进一步丰富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宣传活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特点,经常化、多样化开展活动,宣传生态文明思想,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切实起到倡导社会公众关心,引领大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发挥教育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

 

第三,要进一步开展教育基地间的交流合作。各教育基地之间要不断加强沟通,建立起定时沟通、互帮互助的良性机制,整合多方力量,积极探讨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为全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与经验。

 

江苏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将一如既往发挥服务支撑、桥梁纽带、智囊智库、倡导普及作用,以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走深、走实,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积极的贡献。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江苏省生态文明网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西街241号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695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