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生态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经典
发布时间:2015-07-17
【 字体:

B模式

【美】莱斯特·R·布朗 

林自新  暴永宁 等译

东方出版社 2003年出版

 

部分观点摘录:

 

1. 中国的成功经历值得大书特书。她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战胜种种破坏发展的环境威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2.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是自然资产所产生的利息,而目前我们正在消耗着这些资产本身。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环境泡沫经济,其经济产出靠人为地过度消费地球自然资产而膨胀。当今面临的挑战是在泡沫破碎之前加以紧缩。

 

3. 我们面临的主要威胁,现在是环境对于军事。恐怖主义者是一种威胁。但是他们造成的破坏,比之倘若环境泡沫经济崩溃所带来的遍及全球的苦难,那可谓小巫见大巫了。

 

4.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依赖于地球资源的可持续产出而得以生存,这个可持续产出可以理解为从大自然捐给人类的一笔本金中产生出的利息。但是现在我们正在消费这笔本金。生态学的情况也像经济学一样,我们可以在短期内连本带息一起花销,但长此以往则并将导致破产。

 

5. 简而言之,没有人确切知道,在目前的泡沫经济中,我们向地球的索取究竟有多过分,在这方面的估算上最全面而复杂的结果来自马西斯·瓦肯纳格尔和他的研究小组。据他们估计,1999年我对地球索取的超出了其再升能力的20%,如果这样的透支额每年增长1%——实际情况很可能就是如此,那么到2003年,我们对地球的索取量就可能超出地球再生能力的24¥。随着我们不断消耗地球的自然资本,地球对我们的支持能力便不断降低。人类卷入了一个自己并不理解的且其结果无法预见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失控的物种。

 

6. 人口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这种关系的不协调将带来地理的,部落之间的、各种族之间的,或者是宗教体系间的一系列矛盾冲突。

 

7. 所谓“B模式”,是一种抢在全球泡沫经济突然破灭之前,进行全面动员、使泡沫逐渐消失的对策。要使泡沫不致突然全部破灭,需要人们进行史无前例的国际合作,以实现世界人口、气候气象、地下水位和土壤状态的稳定——而且要迅速,要以战时状态所需要的速度进行。实际上,无论从规模上说,还是从紧迫性上说,我们所需要的动员程度,都会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情况相类似。

 

8. 调整经济的关键,是建立起实事求是的市场,即建立起反映生态真理的市场。市场的确是奇特的存在:它有巨大的力量,也有明显的弱点。它在分配稀缺资源方面,具有中央计划体制无法比拟的效率。它能容易地实现供求之间的平衡。是稀缺还是过量,都能在市场价格上随时得到反应。然而,市场也有三个带有根本性的弱点:市场价格中没有包含反映提供商品或服务的间接成本部分;市场未能适当评估自然界所提供服务的价值;对于自然体系(如渔场、森林、牧场、地下蓄水层等)的可持续产出的有限性,市场也未加重视。

 

9. 目前的经济繁荣,部分原因是靠着越来越大的生态赤字来的维系。生态赤字是不入账的,但迟早得有人支付。近几十年来出现的创纪录的经济繁荣,来自对地球丰富资产——森林、牧场、渔场、土壤、蓄水层——的耗用,也来自对地球稳定气候的破坏。

 

10. 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市场反映经济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市场反映生态的真理。

 

11. 历史对政治领袖的决定,是根据这些任务如何应对自己所处时代的重大问题。今天的领袖人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抢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前消除造成泡沫的原因。对于所有人的未来,泡沫经济都不分穷富、一概威胁。面对它的存在,我们必须重新构建起新的全球经济,实现生态经济。

 

12. 我们有能力建立起不会破坏自然支持系统的经济,有能力建立起满足地球上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的国际社会,有能力建立起人人有资格自视为文明人的世界。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江苏省生态文明网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西街241号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695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