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态文明网
首页 > 绿色生活 > 低碳生活
发布时间:2019-11-2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信息来源:徐州日报

 

按照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铜山区积极开展“进小区、进校园、进机关、进公共场所、进企业、进农村”等六进活动,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置”基本建立。

 

立足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在居民小区开展专场宣传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热情。成立一支由多家单位21名优秀骨干成员组成的垃圾分类讲师团,每季度至少开展10次“进小区、进校园、进机关、进公共场所、进企业、进农村”宣传活动。在道路两侧、公共场所、小区、机关单位等共设置宣传阵地500个,分类宣传板7000个。

 

引入市场化机制,助推收运体系建设。按照“部门牵头、街道主导、企业引导、全民参与”,创新性构建“政府+市场”“企业+物业”“垃圾分类+互联网”“人工+智能”运营模式,通过招投标引入垃圾分类专业企业配合政府、社区、物业参与居民小区、机关单位、学校等收运工作,建立部门、街道、物业监管机制,确保该区垃圾分类收运工作顺利推进。

 

采用信息化手段,科学研判实效。构建“铜分类”垃圾分类大数据系统平台,对区域垃圾量实时监控、指挥调度、数据统计和分析,实时反映住宅小区、机关单位、学校等场所各类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品类、重量、收集时间等。建立区-街道-小区三级考核体系,推动和保证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同步开发启用了“铜分类”微信小程序和实体积分卡。

 

加大投入力度,设施配备齐全。区财政投入1000余万元,完成了50个住宅小区、58个党政机关单位、5所中小学校等场所的垃圾分类设施和宣传物品投放,共配备各类分类收集容器10000个,印刷垃圾分类宣传品44000个,建设垃圾分类收集亭240座,且所有垃圾分类收集亭均具备宣传功能,配备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3种收集容器。建成区共配备10辆可回收物专用运输车,4辆有毒有害垃圾运输车,确保不同垃圾专车收运。末端处置场所全部建成运行。

 

高标准谋划,打造农村垃圾分类标杆。选定棠张镇开展镇村全域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投入1100万元,建设3处有机易腐垃圾处理中心,配套建设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有毒有害垃圾暂存中心,购置户用分类垃圾桶32000个,村内分类收集垃圾桶2000个,垃圾分类运输车20辆,棠张镇全域垃圾分类全链条基本建立,得到了住建部、省住建厅的高度认可。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江苏省生态文明网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西街241号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