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态文明网
首页 > 绿色生活 > 低碳生活
发布时间:2023-07-1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成功签发第一笔碳普惠绿色出行碳减排量

 

本报记者丁波 见习记者王晨羽上海报道 712日,在上海外滩中央广场举办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全国低碳日·上海主题宣传活动”中,上海市碳普惠绿色出行示范场景正式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与市交通委为3位市民代表成功签发了第一笔“上海市碳普惠绿色出行碳减排量”。这是本场“低碳盛宴”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上海市民践行低碳理念的生动例子。

 

作为上海市市民低碳行动十周年重要活动之一,2023年全国低碳日·上海主题宣传活动集中发布了上海市市民低碳行动十周年纪念邮戳、主题宣传片、“十事记”等一揽子成果,并为通过第二批低碳发展实践区验收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杨浦滨江南段地区、前滩国际商务区、世博园区、真如城市副中心授牌。现场还介绍了由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与第一财经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碳”路未来——低碳旅游指引手册》报告等。

 

今年全国低碳日活动创新推出的“低碳嘉年华”也是亮点之一。“此款服饰所采用的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柔性特征,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来自东华大学的青年设计团队利用废旧材料和衣物“新生”进行了一场旧衣再造时装表演,让在场观众目不转睛。此外,企业代表通过主题分享和圆桌讨论,为市民展现了碳普惠场景下的多彩低碳时尚生活。

 

 

展示节能减碳成果举办培训研学活动

 

本报记者张铭贤 通讯员刘佳石家庄报道 712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在石家庄市举行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活动设一个主会场,两个分会场。

 

主会场邀请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河北环境能源交易所等26家企业,通过台上展示和现场交流等方式,充分展示节能降碳丰硕成果。在第一分会场,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举办了河北省发电行业20212022年度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清缴履约业务培训。在第二分会场,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联合在河北省地质博物馆组织节能降碳科普研学活动。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近年来,河北省坚持降碳减污协同增效,持续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着力提升气候变化适应水平,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截至79日,全省所有设区市空气质量排名均在全国重点城市倒20之外,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81.9%,白洋淀保持Ⅲ类水质。

 

河北省持续深化降碳产品价值实现和碳资产化改革,降碳产品方法学和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累计达到16个,降碳产品开发核证总规模累计达到510万吨,正在从林业碳汇向草原湿地、海洋蓝碳、绿色交通、城乡建设、碳普惠等领域拓展。

 

 

为“低碳宣传志愿服务队”授旗

 

本报讯 712日,由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漳州市生态环境局、漳州市东山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年全国低碳日福建主场活动在漳州市东山县马銮湾举办。省直有关部门、群团组织,以及高校、行业协会、企业等近30家单位参与活动。

 

活动现场,出席活动的领导为来自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代表组成的“低碳宣传志愿服务队”授旗。志愿者们通过向社会发出倡议,现场开展捡拾海漂垃圾等低碳行动,号召社会各界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广泛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张立庆

 

 

倡议每一位市民争做低碳先锋

 

本报讯 712日,由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昆明市人民政府主办,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云南省暨昆明市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昆明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兰骏在致辞中指出,云南在应对气候变化关键领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扎实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昆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毕昆闽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昆明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昆明模式”。

 

活动现场,集体舞、情景剧、音诗画朗诵、合唱……丰富多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低碳先锋倡议更是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来自各行业的代表向市民发出倡议,携手营造人人了解、重视、参与低碳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活动期间,健步走和低碳骑行活动同步开展,倡导每一位市民身体力行,通过绿色出行的方式,争做低碳先锋。 王艳梅

 

 

碳达峰碳中和“1+10+8”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本报讯 712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信阳市政府在信阳市举办2023年“全国低碳日”河南省主场活动。

 

活动现场,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莹与信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俊共同为信阳市投融资促进中心揭牌,全省各地市生态环境系统大气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随着减污降碳工作不断深入开展,近年来,河南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全面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碳达峰碳中和“1+10+8”政策体系逐步形成,纳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115家发电企业如期履约。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民参与。”王莹表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日益严峻挑战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要加快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升级,积极推动交通绿色发展,积极构建绿色生态体系。要更好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务实重干、担当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刘俊超

 

 

开展生态环境“五进”宣传与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记者崔万杰银川报道 71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在银川市西夏区宁朔南路社区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五进”宣传与志愿服务活动,向群众宣传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科普知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积极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

 

活动现场,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工作人员在向社区群众发放生态环境宣传资料与宣传品的同时,现场解答了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节能降耗问题,志愿者宣读了低碳生活倡议书。现场还播放了低碳日主题宣传片,举行了生态环保大讲堂、社区低碳有奖知识竞赛等,广泛宣传低碳发展理念,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

 

据介绍,自2016年以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先后在全区22个县(区)开展了350余场有特色、有温度、有影响的生态环境“五进”宣传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内容不断丰富,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余万份,受益群众逾百万人。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江苏省生态文明网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西街241号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