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南京日报
蓝天清澈、白云朵朵,傍晚时火红的晚霞染红整片天空,南京近期多个“水晶天”刷屏,原因就是空气中PM2.5浓度非常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提升老百姓感触最深,“蓝天幸福感”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2月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与各区委书记、江北新区党工委负责人签订了2018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这是南京首次明确“一把手”管环保的机制,表明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3月,市委市政府成立八个“推进办”,其中水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办公室和“263”专项行动推进办公室都与环保有关。6月,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建立省控入江河流断面水质提升领导挂钩负责制,由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每人认领一条劣V类入江支流,高位协调、攻坚克难,消除劣V类入江支流,坚决啃下水质达标的“硬骨头”。
除了PM2.5,臭氧仍是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第二大元凶。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臭氧污染的前置因素,7月15日起,市环保局将金陵石化和扬子石化作为监测点位,试点在线监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这是南京蓝天保卫战走出的重要一步。最快年内,南京还将开展臭氧的源解析工作,分析臭氧污染的源头,进行“靶向治疗”。控制臭氧污染天数,南京的优良天数比例将会明显提升。
今年,南京启动了建成区消除劣V类水、郊区消除黑臭水体行动,一场全市域消灭黑臭水体的攻坚战胜利在望。目前,消除郊区黑臭水体目标已完成过半。根据上半年的环境质量数据,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继续保持优良,达标率为100%。全市纳入《江苏省“十三五”水环境质量考核目标》的22个地表水断面中,除省考城南河龙王庙断面外,其他断面水质均达考核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