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宿迁日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目标。这充分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生态环境高质量也是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要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坚决向污染宣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省委书记娄勤俭近日在专题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树立鲜明的绿色导向,就是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持之以恒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生态优势成为宿迁的最大优势和城市精神。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宿迁的“绿”是建立在没有真正经受工业化、城镇化充分洗礼的“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虽然有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实现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面对绿色发展成为时代要求和潮流的大趋势,面对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历史任务,面对推动生态环境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新路,不断提升宿迁的生态环境质量。
推动生态环境转向高质量发展,某种程度上是一次发展动能的科学转换。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大路径,也是一个地方提升区域竞争实力的客观需要。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在于打造自身的特色,后发展地区做好“生态+特色”文章,打造标识性的特色优势,可以走出与发达地区不一样的道路。对于宿迁来讲,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既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由路径,也是过去跨越发展的生动写照。作为1996年才建市的年轻地级市,宿迁经济发展水平和苏南相比明显落后,但也有苏南所没有的优势,比如空间、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生态基础良好。因此,建市以来,全市上下始终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营造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的理念,全力实施好“生态立市”战略。具体工作中,围绕“不比高楼大厦,但比绿化美化”“不比城市形态,但比环境生态”的城市发展策略,坚持发挥好独有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实现了后发快进、弯道超越、快速崛起。今后,我们依然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努力推动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源,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环境转向高质量发展,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我们当前虽然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基础条件薄弱、发展方式粗放、公共服务欠缺、产业层次低散、资源环境约束等诸多问题。只有坚持创新发展,强化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宿迁才能顺利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首先要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环境转向高质量发展,其中一个核心内涵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强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绿色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快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才能切实解决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其次要更加突出生态富民,着力推动民计民生改善。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在坚持绿色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是宿迁的特色品牌和重要软实力,我们要始终把生态立市作为第一发展战略,补好生态短板,放大生态优势,推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互利共赢。要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坚决不引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落后技术落后工艺落后装备的“三高三落后”项目,从源头上为生态减负。要坚决整治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全面实行“河长制”,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持续提升生态境治理水平,为发展生态经济保驾护航。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环境转向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场深刻变革。这既是前进路径的方向转换,更是我们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无论是方向转换还是理念转变,都最终体现到对旧的利益格局的调整。这种利益格局的调整有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调整,有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调整,有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调整。能否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首先需要我们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切实摒弃跟随思维,跳出路径依赖,以改革的举措破旧立新。一方面我们要用改革的勇气和智慧转变体制机制、政策资源、工作重心,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要善于创新,根据现实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为推动生态环境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工作机制和科学路径。尤其在创新绿色发展路子上我们要坚持典型引路,抓好一批改革创新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在制度上加快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充分尊重和保护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改革创新精神,为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激发出更多的正能量,在推动生态环境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找到宿迁的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