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态文明网
首页 > 生态文化 > 生态文艺 > 散文小说
发布时间:2022-05-2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作者:  

 

隔屏开,不负春光美谢谢老邢!谢谢美邻!

 

在手机上看完邢斌发来的乡下小院视频,我在微信上向他致谢。

 

邢斌是我多年老友,也是我在乡下的邻居。邢先生夫妇均已退休,其身为高级会计师的太太被紧邻小区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聘为总账会计,夫妻俩常住乡下小区。为了方便照看小院,我平时留有一把大门钥匙在他处。在我因故不能前往的时候,邢先生夫妇便充当起我家小院的免费守护人。

 

因为疫情防控,我已经几个月未去乡下小院了。善解人意的美邻知我心系小院,便隔天去小院从前院到后院拍一段视频发给我。有时,干脆进行在线直播。

 

虽然在城市的高楼大厦工作生活了几十年,但我骨子里还是喜欢那种带院子的房子,哪怕那房子并不华丽,甚至有些简陋也不要紧。有一座带小院儿的房子多好啊,双脚踩在泥土上,在自家的院子里蒔花弄草,栽几棵自己喜爱的花树,结果更好,不结果也行;种几畦自己爱吃的蔬菜,不用半点农药,虫子咬了叶子,看相不是太好,也没关系。看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花卉打苞开花,食用自己种植的有机蔬菜,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比比那些城市里住在鸽子笼般的高楼里的人们,在仄逼得可怜的阳台上种几盆花草,既不接地气,刮大风时又担心掉到楼下伤及无辜,真是美得不行。

 

我自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与泥土打交道,种过多种庄稼和蔬菜。太太虽然是城市人,但她与我结婚之前,与父母生活的家也是带院子的,家中的小院是她青少年时代的试验田。成家后,我和太太都喜欢养些花花草草,也喜欢在阳台上种几棵大蒜或一盆薄荷。也许由于遗传的原因,自小生活在楼房里的女儿,竟也天生地喜爱泥土。

 

我和太太成家后,先后搬过几次家,都一直住楼房。阳台总是太小,还要时常晾晒衣物。因此,在阳台上养花种草总也施展不开拳脚。

 

几年前的一个春日,全家与朋友一起去几十公里外的茅山游玩,路经茅山半岛小区售房处时,随意进去看了看。面对沙盘模型展示的美好规划,听着身着汉服的客服姑娘娓娓动听的介绍,感觉分明有一座世外桃花源般的仙境在向我们召唤。

 

循着茂林修竹夹道的一条曲径,我们走进小区,欣然看到一座座带有前后院的二层小楼。抬眼望,波光粼粼的茅山湖尽收眼底。骨子里对那种乡间别墅的向往,瞬间被唤醒。由于远离城市,房子不大,房价也不算太贵,更因为美好环境的吸引,一冲动就缴了定金,纵有房贷压身亦无悔矣。

 

房子交付后的几年里,每年春天一个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依着自己的喜好与想象,在小院里植树栽花。几年下来,小院里的花卉竟达二十多种。

 

岁之首,在料峭的春寒最先为小院送来清香的,是三棵腊梅。腊梅的种子来自名闻遐迩的明孝陵腊梅林,那花朵仿佛沾着皇家的仙气,幽幽的、静静的,阳光下有一种透明的质感,有一种高冷的神秘。

 

接着一同绽放的,是三株茶花和一棵红梅。春节前后,朱砂梅的枝条上就绽满了花蕾,春风一暖,就迎风怒放成小院的报春花。一时暗香浮动,花香氤氲。两株大红、一株粉红的三株茶花,硕大的花朵从二月一直开到四月中旬。

 

在红梅将谢未谢的时候,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争相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那棵桃树自来到小院的第一年,就热情地奉献上果实,红红的果肉比水蜜桃更诱人。

 

三月一到,三株不同品种的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各一株)争先恐后地绽开笑脸。与海棠同时芬芳的,还有红花檵木老桩和一株修剪成球状的红花檵木灌木。

 

到了三月下旬,后院那棵紫藤垂下的枝条开始爆出零星的花朵。最美人间四月天。时序一进入四月,紫藤便按捺不住地开得如伞如瀑、如醉如痴。紫藤使整个小院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甜香,吸引众多的蜜蜂为之献唱。紫藤花是上好的春蔬,想起小时候吃紫藤花的事儿,仿佛现在还唇齿有香。紫藤花虽然好吃,但断然是舍不得吃了,因为还没欣赏够呢。

 

待到晚樱的花瓣飘落如雨,前院的黄木香与后院的红木香便开始走上春天的舞台。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清明时节,“花中之王”牡丹隆重登场,硕大的花朵冠绝群芳,显示出不同凡花的雍容华贵和国色天香。洛阳牡丹甲天下,菏泽牡丹天下闻。小院的牡丹除了从附近的花卉市场购得之外,有三株还是朋友从山东菏泽远道捎来的呢。那种超凡脱俗的美每一年都盛情绽放在美好的春光里

 

与此同时,前院栅栏上攀爬的藤本月季,纤纤的枝条上开始擎起密密匝匝的花蕾,花朵虽然不大,但一面花墙成百上千朵的气势足以烘托一个花季高潮的到来。

 

一树月季花,占尽天下春。四月下旬,站在栅栏里侧的六棵树状月季,攒足了一个冬季的力量,开始骄傲地擎出最美的花朵,每年五一假日准时到达盛花期。这个时候,小院的花事进入最华彩的乐章。树月以她美艳的花朵告诉人们什么叫繁花似锦,什么叫姹紫嫣红,什么叫美不胜收。

 

在树状月季盛开之际,贵为花相的芍药不失时机地为暮春献上最后的美丽。

 

小院不仅有花可赏,还在春蔬可食哩。菊花脑、豌豆苗、救心草、鱼腥草,还有农贸市场上稀奇得不得了的香椿芽,都可在小院里采食。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每年春风吹绿江南时节,是乡下小院最最充满诱惑力的时候,也是我们全家去得最勤的时候。几乎每个周末我们一家老少都会去看看小院的风色。每周一上班时,恨不得次日就是周五。

 

但是,2022年这个春天许多地方都在新冠情中艰难跋涉由于乡下小院位于另一个地级行政区,去小院属于跨市流动。按当地的防疫要求,外来人员入境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个人承诺、通行证、单位或社区同意接收的信函、“3+11天隔离”,等等。管控最严的时候,两市交界卡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鸟儿都飞不过去”。疫情,阻断了我们从市区前往乡下小院的道路。

 

虽无关山阻隔,但却咫尺天涯。然而,不住天脚步,花儿自会亲吻春天没有主人的小院,花儿开成了寂寞。那些可人儿的春蔬啊,愣是老成了后宫的美人。

 

花开醉春风,粉蝶自相知。见屏如面,邢先生特殊的方式让我赴春天约。隔屏看花,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依然听到花开的声音,闻到儿的芳香

 

隔屏赏花不负春。身不能往,隔屏与繁花相见也算辜负春天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总有竟时,一切终将美好。时下已是四月中旬,唯疫情早日消散,五一节前通往乡下的道路能够畅通,我们能赶上树月华美的绽放。

 

作者为江苏省作协会员、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智库特邀研究员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江苏省生态文明网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西街241号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695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