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增强气候防护供应链、提升应急能力,离不开科技支撑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董亚楠
前不久,国家疾控局联合国家卫健委、生态环境部等13部门印发了《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未来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加快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在发现、揭示和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成立跨部门研究机构,提供气象健康风险预警服务
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面向气象系统、人体健康等领域开展的气候变化风险早期监测与预警变得尤为重要,这是增强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的关键,而这离不开科技手段做支撑。
目前,有哪些科技创新手段,助力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地球观测、先进计算、物联网,以及虚拟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技术能加强风险分析、增强气候防护供应链并提升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还能为下一代气候技术提供研发动力。”许小峰介绍。在监测系统方面,可以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数据的收集。比如,我国已建立的地、天、空一体化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就是通过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地球观测手段,收集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数据,提供关于天气模式、气候变化和环境条件的信息,也会运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信息处理系统方面,观测站收集的数据信息,需要通过高性能计算技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提供快速、有价值的气象分析结果。
在预测预警系统方面,在前期基础上,还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更加复杂和精确的天气和气候模型。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将海面温度数据添加到海洋模型中,帮助科学界增进对洋流速度的理解,而这是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另外,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沉浸式体验,帮助公众理解气候变化并学习极端天气的应急处理办法。
为提高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尤其是成立了一些由气象部门、医院、高校联合共建的研究机构,致力于提供气象健康等领域的技术服务。如天津市成立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致力于加强气象、环境、健康等领域的研究,推动健康气象领域科技创新 。中国气象局也加快发展健康气象服务,加强跨部门合作,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与区划、面向不同人群进行早期预警。
同时,部分城市也建立了气候敏感疾病早期预警系统。如广东省建立了登革热疫情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监测气象因素和疾病发生数据,提前预警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上海市开发了针对敏感人群的气象敏感疾病风险预报模型,并通过多种媒介向公众发布健康风险预警信息 ;济南也由市政府牵头,建立健康指数综合应用管理系统,分基础疾病人群、敏感人群、一般人群,针对不同人群给出差异化的指南和建议。
推动数据资源实时共享,提升预警效率和准确性
尽管当前在气候监测及健康适应领域,我国已有一些创新手段,但面临形势严峻的极端气候事件,目前的适应水平还不足,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广东省气象学会健康气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涛表示:“要加强科技研发,提升现有应用技术的精准度和服务效率。此外,还需进一步开发和拓展科技应用场景,扩大气象健康服务人群的覆盖面。”
“诊断天气与诊断人体健康都是很复杂的一套系统,所以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研究及预警会有更大难度。”许小峰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在加强预警提高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方面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待攻克。
“开展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是了解风险并提高适应能力的前提,但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开展更深入的研究。”许小峰表示。我国各地气候条件、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资源分布差异巨大,气候风险因子和应对策略均有不同。目前,针对气候与健康研究的关联性分析较弱,难以支撑多种气候健康风险的早期识别和预警。
虽然现在部分城市建立了气候敏感疾病早期预警系统,但我国气候安全早期预警平台还没完全建立起来。许小峰表示:“开展气候健康风险预警离不开气象、环境、生态、健康、医疗等系统的交叉融合。但目前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数据共享仍有壁垒,信息整合格局有待深化。”
另外,相关风险宣传科普工作还有待提高。“提高公众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我们要主动向公众提供相应的气象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公众也要加强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判断力,而这离不开相关知识的科普。”许小峰表示。但当前我国在气象健康领域,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公众健康防护指南还不够,尤其是针对脆弱人群的科普供给力度还有待提高。
为此,刘涛建议:“相关科研单位在有规划地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科学研究基础上,评估当前和未来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识别气候敏感疾病和脆弱人群,并建立气候敏感疾病基本信息清单。”
此外,还要健全完善气象健康领域多部门协作机制,尤其是加强卫生健康部门与气象部门的密切合作,做到相关数据资源的实时共享,并建立气象健康数据库系统,以便开展研究、监测与预警。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社会、个人层面的风险沟通工作,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
“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也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许小峰表示。而这需要国家层面建立引导机制,要健全气候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提升预警效率和准确性。技术手段方面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危害和极端事件科学研究,研发多形式、有针对性的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技术,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综合风险的科技支撑能力。
在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区、复合型灾害易发区,以及对自然灾害高度敏感的重点区域,也应加紧建设气象、水文等灾害观测网,着力建设面向多行业、多领域的气候风险早期预警系统,提升生态脆弱区、重大工程和低碳能源资源集中区的灾害预警与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