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蒋绍辉
水稻种植需大量引排水,种植过程中产生的稻田退水俗称“肥水”,“肥水”中氮磷含量极高。汛期水质溯源监测分析显示,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流经水稻主产区河流的第一大污染源。“肥”是稻田的“宝”,但稻田的“肥水”肆意排河入湖,却成了生态环境治理的“烦恼”。
如何让稻田“肥水”不流“外人田”?一方面,应从源头控制用水量。传统的直播稻种植需要提前引大水泡田,这样会产生大量“肥水”。减少直播稻种植,推广水稻机插秧是稻田“肥水”源头减量的关键。同时,相较于传统的育秧方式,当前的“工厂化”育秧方式既能提高秧苗产量和成活率,又能节省栽植成本,还能实现水环境可控的目标。要改变传统的育秧方式,从源头减少“肥水”污染。
另一方面,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减少排水量。循环利用“肥水”尤为关键,水稻从抽穗到成熟,期间一般施肥3轮—4轮,灌排水主要集中在6月—8月。应科学布局建设生态调蓄塘、生态拦截沟渠、生态护坡等工程。因地制宜修建闸坝,把稻田退水先储存起来,能回灌循环利用的就利用;不能利用、污染物浓度较高的,要通过静置、湿地处理等方法削减污染物后再进行处理。
不论是源头防治还是过程控制,精细化规范科学管理都十分重要。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因田施策,才能探索出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地貌稻田的“减肥”方案,才能真正实现稻田“肥水”不直排、不下河、再利用,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保护了水环境,稻田“肥水”自然不流“外人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