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刘大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尽管篇幅很短,但生态文明建设仍占据相当分量。报告没有提出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仍强调环境指标,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
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也是南京书写“强富美高”新一个五年答卷的开篇之年。面对特殊背景、特殊使命、特殊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斗争精神、进一步强化战略定力,决不能因生态环境质量的阶段性好转而盲目乐观,忽视与先进城市的差距以及自身存在的突出短板;也决不能在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的重压之下,减弱污染防治攻坚的力度,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要始终做到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按照这一战略部署,南京要瞄准臭氧治理、治土治废、信访难题等重点难点聚力攻坚、加快治理;要推动科技治污走在前列,扎实推进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一批环保领域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生态眼”感知系统,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广泛用于治污实战。与此同时,也要加快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在推进特大城市环境治理现代化上先行探路、形成示范,为美丽古都“环境美”建设筑牢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
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保护修复长江生态是南京的压倒性任务。当下,长江大保护的“阶段特征怎么看”“突出难题怎么办”“纵深推进怎么干”,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现实课题。2020年,我们重点要在整治、修复、转型、提质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深化突破。“整”要整得彻底,“修”要久久为功,“转”要坚定不移。我们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全面再现水清鱼跃、岸绿景美的动人图景,也要努力提升长江南京段的功能品质,加快推动“一江两岸”地区展现多彩魅力、实现全面跃升。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污染防治是一场苦仗硬仗,我们正处在攻坚期、关键期、窗口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唯有切实补齐生态环保这个最突出的短板,才能收获人民满意、走在前列的过硬成果;唯有拿出必胜信心决心、展现非凡担当作为,才能在大战大考中夺取污染防治的阶段性、决定性胜利。让我们迎难而上、创新实干,奋力取得污染防治决胜之年的务实战果,努力创造生态环保走在前列的一流业绩,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高质量的生态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