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消费类锂电池产业优势,高新区开拓汽车动力电池新增长点
来源:无锡日报 记者:林叶
高新区是无锡实力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集聚着索尼、松下、住友化学、日立等一批电池业巨头,受用工成本、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产业高地面临转型问题:如何在原有消费类锂电池的生产优势上挖掘新增长点?近期,一个个接连落户的汽车动力电池项目给出答案,升级后的锂电池为高新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作为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前端部分,正极材料决定了电池的容量、寿命和安全性,它在电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在40%以上,是核心组成部分。“格林美无锡工厂的正极材料年产量已经达到1万吨。”1万吨意味着什么?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骅估算了一下,大约能支撑5—6GWH的电池工作,即500多万度电。今年8月初,格林美在高新区又投资3.86亿元扩充产能,预计明年产量将再增1万吨。与此同时,9月底,三星SDI 汽车动力电池项目签约落户高新区,为这条产业链补上了电池集成技术和电池管理系统两项短板。在得知合作伙伴三星SDI的新动作后,潘骅开始期待格林美无锡工厂的未来开拓机遇。
说起当初落户的原因,潘骅表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锡有着天然的锂电池产业优势。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5年度中国锂电池出口前20强中,无锡的索尼电子、松下能源和日立麦克赛尔分列第一、第六和第十一位,其电池制造能力可见一斑。
汽车动力电池还和无锡的装备制造业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先导智能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103.5%,其中锂电设备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131.01%,成为公司上半年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因。作为特斯拉全球第二家合作公司,先导智能董事长王燕清介绍,由他们生产的卷绕机还用于给宝马、宇通、大众等品牌新能源汽车制造电池,分切机和膜切机也已实现量产,并可替代进口装备。
动能换挡,高新区下阶段将在人力资源、产业配套上下功夫,全力营造好产业“软环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十三五”期间,高新区拿出80亿元的现代产业基金用于新兴产业的发展;瞄准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的核心技术引进,区招商部门成立了专题团队,更精准地招引优质配套项目。未来,无锡高新区有望形成一条从前端材料到电芯制造到电池集成的汽车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