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在如东建成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离岸最远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来源:南通日报 记者:杨新明
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首个“双十”海上风电项目——中广核如东1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日前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标志着我国自主开发建设的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场投入商业运行。
该项目位于如东黄海海域,去年5月8日开工建设,共安装38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5.2万千瓦。据介绍,如东项目是我国首个全场投运的离岸距离最远、装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距离海岸约25公里,海底高程在-8米至-14.6米之间,也是我国首个符合“双十”标准的海上风电项目。如东项目的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掌握了海上风电建设的核心技术,也让中国成为继德国、英国等国家后,少数几个具备海上风电建设核心能力的国家之一。
海上风电是风电技术的前沿领地,也是近年来国际风电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2011年7月,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对海上风电建设的“双十”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即海上风电场原则上应在离岸距离不少于10公里、滩涂宽度超过10公里时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米(简称“双十”标准)的海域布局。国家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鼓励在水深超过10米、离岸10公里以外的海域开发建设海上风电项目。
与潮间带风电相比,海上风电技术难度更大,要求更高,需要克服海上施工、抗海水和盐雾腐蚀、电缆远距离铺设等多个世界级技术难题。作为我国首个“双十”海上风电项目,如东项目实现了国内外的多项技术创新,建成亚洲首座海上升压站,采用陆上模块化建造、海上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案,不仅减少海上施工作业时间,而且保证了海上升压站的产品质量。建设过程中,如东项目创新性地采用可拆卸式稳桩平台浮吊吊打沉桩等施工工艺,实现首个深水区无过渡段单桩、稳桩平台工艺,成功解决单桩垂直度需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的世界难题。
据了解,如东项目预计年上网电量可达4亿千瓦时,与燃煤发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13.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6.7万吨、灰渣4.9万吨、烟尘1.3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