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通日报 记者:袁晓婕、黄凯
人在桥上走,鱼戏荷叶间。在位于通州区的益民水处理有限公司,有一个在苏中苏北地区首屈一指的人工生态湿地。举目望去,占地5.4公顷、总投资4000万元的人工湿地流水潺潺、绿意葱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生态湿地竟是利用经过生化处理的污水建成的。
莲叶田田、芦苇摇曳,走进生态湿地,移步易景的湿地景观让人目不暇接。“城区污水经生化处理到一级A水质标准后才能排入生态湿地。”益民水处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新兵介绍,通过进水表流区、进水潜流区、出水表流区的水生植物根系富集吸附及沸石、钢渣填料截流吸附的作用,进一步削减尾水中的污染物,入河排放的尾水可达到地表Ⅲ类标准。为了打造优美的生态景观,湿地种植了芦苇、水葱、睡莲等十余种草本和花卉植物。“四季有不同景观,”张新兵不无骄傲地介绍,春天的睡莲清雅宜人,夏天满池的荷花令人心旷神怡,秋天的花叶美人蕉姹紫嫣红。
金黄、大红、雪白、深黑……水中畅游的鱼儿让湿地“活”了起来。张新兵介绍,去年11月湿地建成时,为了活水和去除水生藻类,公司投放了200余尾锦鲤,经过一年的繁殖,锦鲤的队伍壮大到万余尾,成为湿地一景。景色美了,水清澈了,野鸭、白鹭等鸟儿也“爱”上这里。“湿地还是通州区摄影爱好者的取景基地呢。”张新兵说。
据了解,我市积极探索水利用项目,扩大非常规水利用范围。南通开发区投资6.6亿元建成“南通能达水务公司中水回用示范工程”,目前项目规模达5.75万吨∕日,通过处理实现了制浆尾水的再生利用及零排放。南通市政务中心大楼、新城小区配套的污水源热泵系统,利用市污水处理中心的尾水,集中供应冷、暖空调以及小区生活热水。各污水处理厂将部分处理后的达标尾水用于景观水补给、厂区生产用水、绿化喷洒等方面。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逐步推广雨水收集利用,2014至2015年,我市金鼎湾小区、华润橡树湾四期等小区建成雨水回收系统工程,全年利用雨水资源约20万立方米。2014年我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2039.92万立方米,占城市总取水量的10.41%;2015年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3520.78万立方米,占城市总取水量的17.70% ,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