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江苏省环保厅

近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吴军副研究员等一行来到盱眙县开展两栖动物调查。令人惊喜的是,调查组发现了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据了解,这是首次报道在盱眙县境内发现野生虎纹蛙种群。
虎纹蛙体型硕大,又叫水鸡,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有“亚洲之蛙”之称,雄蛙体长66~98mm,雌蛙体长87~121mm,体重可达250g左右。体背面粗糙,背部有长短不一、多断续排列成纵行的肤棱,其间散有小疣粒;头侧、手、足背面和体腹面光滑。背面多为黄绿色或灰棕色,散有不规则的深绿褐色斑纹,四肢横纹明显。
该蛙生活于海拔20-1120m的山区、平原、丘陵地带的稻田、鱼塘、水坑和沟渠内。白天隐匿于水域岸边的洞穴内,夜间外出活动,跳跃能力很强。雄蛙鸣声如犬吠。在静水内繁殖,繁殖期3月下旬至8月中旬,5~6月为产卵盛期。
虎纹蛙的食物种类很多,其中主要以鞘翅目昆虫为食,约占食物量的36%,其他包括半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的昆虫、蜘蛛、蚯蚓、多足类、虾、蟹、泥鳅,以及动物尸体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还吃泽蛙、黑斑蛙等蛙类和小家鼠,而且它们在虎纹蛙的食物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看来它不仅长了一身虎纹,也的确是蛙类中名不虚传的“猛虎”。
由于虎纹蛙体型硕大,肉质鲜美,近些年来遭到大量捕食,再加上生境破坏和农药使用,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虎纹蛙是无尾两栖动物中唯一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虎纹蛙被列入濒危(EN)等级。
此次,调查组在盱眙县两个地点共发现了11只野生虎纹蛙成体。据盱眙县环境保护局相关同志介绍说,近年来,盱眙县加大了生态保护的力度,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虎纹蛙这种珍稀濒危物种的出现是最好的证明。2018年,根据江苏省环保厅的统一部署,县环保局委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开展全县生物多样性调查。在未来一年时间内,将摸清全县生物多样性的本底状况,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